溪山清远在艺术粮仓——六百年古建中的艺术展
尹海龙和汪为新先生
二月二,艺术粮仓,《戊戌汇/尹海龙、汪为新作品展》如期开幕,同时,受邀参与的「溪山清远」与翰典美术馆藏古砚,也与画作同陈。
汪为新先生纵横书画,著书立说,其笔性恣肆,冷逸清满。尹海龙先生精于篆刻书法,其书法作品森严磊落,既古且新,篆刻则刀拙而锋锐,貌古而神虚。
此次展览「溪山清远」应邀参与,又一次完成了传统木器与书画的“遇见”,抑或是“重逢”。这次遇见,实现了一次对中国文人空间的完整性与传统性的回望、重构与注释。
这是继2016年汪为新的济南荣宝京行个人书法作品展、和2017年尹海龙的中国美术馆书法篆刻展之后,「溪山清远」与两位艺术家的再次“遇见”。
「溪山清远」明·书房
在不同的空间,探索中国古典家具所营造的意境,是「溪山清远」的关注点。艺术空间和美术馆,比实际的生活或工作空间更概念、唯美,对家具器物的要求更高。
艺术粮仓为明代建筑,距今600年历史,时间的侵蚀洗去其铅华。
「溪山清远」明·书房
在此空间,「溪山清远」明式、宋式和唐式家具,与汪为新、尹海龙的作品,以及晋砖汉瓦制作的古砚,一同展出,不同的艺术形式,非但未使展览显得零散,反而完整、自足。
翰典艺术馆·同祥制砚
将书画作品从单调的展厅中拉回来,回到以传统家具为主体的空间中来,是对中国文人生活意境的复现和传递。即如放狮虎于山林,放鱼龙入江海,是一种放生,也是回到本来。
这一直是「溪山清远」在现实空间中的理想和愿望,也是近年来一直在摸索中的行走。
中国艺术,所求者,意与境。中国家具,亦如此。当代中国,在各种生活方式、艺术形式大量西化、物化的背景下,更需创造中国独有的精神空间,让中国生命哲学和审美中的真意和诗性,重新回来,成为当代生活的样式与品质。
「溪山清远」大翘头案
「溪山清远」通过创造家具器物来呼唤和建构生活里的诗意,来复现我们生活中走失的桃花源。这里,有着一种心灵的诉求和向往,是「溪山清远」的,是热爱生活的人们的,也是当下这个时代的。在这种追古回望中,家具文化与书画艺术同向了,尤其是在有了包浆的明代皇家粮仓中,为此,我们也感谢艺术家与主办者的邀请。
「溪山清远」宋·小书房
古迹同陈犹在目
春风相遇不知年
春天里,这样一个时空中,开启的,应不只是展事。